1、圓雕頭像架子:這種架子有兩種,一種是用60公分左右長的方木棒做芯棒,下端用短方木塊在臺面中心位置卡死釘牢即可;另一種是用角鐵或水管做高約60公分左右長的芯棒,下端焊成“十”字架形角鐵連接,并鉆孔,以便用鐵釘在臺面的中心固定位置。濟南雕塑制作時由于金屬對泥的附著能力差,所以一般在金屬芯棒上還得綁上一根木棒,用棕繩纏好,這樣頭像架就做好了,它要求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,不左右和前后搖晃,結實牢固。
2、圓雕胸像架子:濟南雕塑制作中普通動態的胸像架子,用頭像架子即可,只是再在上面綁上更長的芯棒,再用一根橫木作肩,用木塊把它釘成三角形以加強其牢固性。如遇到動態特別大的胸像,架子要根據具體的動態扎,如“阿波羅”像。所以當動態變大后,應隨機應變,根據具體的動態,作具體的架子。但這些架子都要求穩固和不搖晃。
3、軀干架子
濟南雕塑制作中動態簡單的軀干架子可在頭像架子的基礎上加高,然后扎出肩,再用一根木塊扎出盆骨,再用連在盆上的鋼筋扎出腳的動態。動態復雜的軀干架子也可以用人頭像體架子扎(后面將具體講)。
4、人體架子
濟南雕塑制作中由于人體的動態更復雜,所以一根直的芯棒已經無法扎出動態復雜的形體了。人體架子根據其尺寸大小,主要有兩種,一種是做等大人體的架子,一種是做一米左右高的人體架。這兩種架子的構造是一樣的。
5、浮雕架子
濟南雕塑制作中浮雕架子分兩部分:支撐部分和底板部分。支撐部分類似于畫架,但要求更結實,能承受較大重量。浮雕底板是用方木條拼排留2cm間隙,橫向釘成的。在底部加上一塊托泥板或木方即可,頭像和人體浮雕架子同理,只是長寬尺寸不同。